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橫山縣位于陜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無定河中游。處陜北黃土高原、風沙高原過度區,地勢西南高,東北低。以南部丘陵溝壑為主,約占總面積70%。北部為沙漠草灘區。北接榆陽區,東連米脂縣,東南、西南分別與子洲、靖邊相連,南連延安子長;西北接內蒙烏審旗。東西寬96千米,南北長100千米,總面積4084平方千米。總人口33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橫山鎮,郵編:719100。代碼:610823。區號:0912。
橫山縣位于陜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偏西,毛烏素沙漠南緣。東臨榆陽(區)、米脂;南接子洲、子長,西與靖邊接壤,北靠內蒙古烏審旗。全縣共轄10鎮8鄉1個農場,358個行政村,總土地面積4333平方公里,總人口33萬。
橫山縣昔稱懷遠縣,民國3年(1914年),為別于安徽懷遠縣,遂依境內橫山山脈主峰而名之。全縣地勢大致為西高東低,平均海拔900--1500米,境內河流眾多,水量充沛。地貌以無定河和蘆河為界,分為北部風沙草灘區和南部丘陵溝壑區兩大部分,分別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橫山地處大陸深部,位于東經108度65秒-110度02秒,北緯37度22秒-38度74秒。 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半旱草原氣候,素有“早穿皮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之說。年平均降雨量390毫米左右,且多集中在七、八、九三個月,年平均氣溫8.6度, 年極端最高氣溫38.4度,極端最低氣溫零下29度。無霜期為146天左右,平均日照時數為2815小時。年總輻射量為每平方厘米139.23千卡,是我省多日照強輻射區。其氣候特點是:春季干旱秋季澇,風沙霜凍加冰雹,無霜期短溫差大,日照充足降雨少。由于受極地大陸冷空氣團控制時間較長,海洋熱帶暖氣團影響時間較短,寒季略長于熱季,富日照,少降水,多風沙,四季分明,利于綠豆、黑豆、小米等雜糧的生長發育。
解放前,橫山交通閉塞、信息落后,全縣沒有一條簡易公路。經過50年的建設,交通事業取得巨大發展。神延(神木--延安)鐵路在縣境內全長11.8公里;榆靖高速公路在縣境內全長49公里,使橫山成為離榆林最近的縣。規劃中的銀太(銀川--太原)鐵路、銀青(銀川--青島)高速公路穿越縣境。全縣公路總里程達2368公里,縣境內有國、省道2條,全長146.7公里。全縣基本實現了鄉鄉、村村通公路(其中有9個鄉鎮通油路)。目前已形成以縣城為中心,連接城鄉,輻射縣外,四通八達的"兩縱兩橫"公路網絡。廣電通訊事業蒸蒸日上。目前,程控電話、無線尋呼、移動電話、數據通信全部開通,信息傳輸及時快捷。縣城建成110千伏變電站,鄉村電網改造即將完成。縣城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服務功能較為完善。
橫山以農業立縣,農耕地117萬畝,林地210萬畝,農作物為以小麥、谷子、糜子、玉米、洋芋、豆類、稻谷為主,無污染,無公害,品質優良,大明綠豆,乃天然綠色保健食品,國內外享有盛名;小米色正味爽,素有"小人參"之稱;稻米白亮細潤,名冠塞北;植物種類繁多,牧草精良,適宜羊子繁衍;羊肉味道獨特,為陜一絕;皮絨量大質優,國內搶手。現已是全國小雜糧和山羊板皮生產基地縣,陜北最大的水稻生產基地縣。
橫山以工業強縣,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優勢資源為依托的工業快速發展,形成了煤炭、石油、建筑、花炮、服裝、陶瓷六大產業,地方經濟穩步增長。
橫山以資源富縣。地下已發現8大類40多種礦產資源,被國家列為晉陜蒙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設區,是陜西省以至全國罕見的礦藏富集區,具有重大開采價值。特別是煤炭、天然氣、石油和鹽,開采前景十分廣闊。煤炭預測儲量500億噸,已探明儲量106億噸,屬神府、榆橫大煤田重要組成部分,煤層為侏羅紀系,屬長焰煤、不粘結煤和粘結煤,低灰(8%)、低硫(0.4%-0.8%)、低磷(0.0011%-0.008%),發熱高(6900-7200千卡/8克),,是世界少有的優質動力和化工用煤。天然氣預測遠景儲量為1.56萬億立方米,居陜甘寧盆地特大天然氣田的中心腹地,甲烷平均含量為93.3%,是理想的城市用氣和優質化工原料。石油預測儲量為500萬噸,為散裝、零星油田,埋藏淺,易開采。礦鹽是榆林市特大巖鹽礦區的主要儲區,總儲量1.3-1.8萬億噸,目前尚未開采。高嶺土儲量達10多億立方米,巖鹽系榆林特大鹽礦的主儲區。境內水資源豐富,大小河流115條,流量達5.8億立方米,可開發利用的地下水7277萬立方米。資源開發潛力巨大,前景令人矚目。
橫山縣是革命老區,歷史悠久,文化遺跡到處可見。高鎮油房頭村舊石器遺址依稀可見,秦直道、明長城遺址風骨猶存,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故里至今保存完好,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經在這里生活過、戰斗過的。本縣民風淳樸,人民厚道豪爽,穩健能干。
行政區劃
橫山縣轄10個鎮、8個鄉:城關鎮、石灣鎮、高鎮鎮、武鎮鎮、黨岔鎮、響水鎮、波羅鎮、殿市鎮、塔灣鎮、趙石畔鎮、魏家樓鄉、雙城鄉、石窯溝鄉、白界鄉、南塔鄉、韓岔鄉、艾好峁鄉、雷龍灣鄉。
歷史沿革
2000年,橫山縣轄10個鎮、11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94674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橫山鎮 52180 石灣鎮 15930 高鎮 18682 武鎮 15657 黨岔鎮 17742 響水鎮 12734 波羅鎮 17119 殿市鎮 11132 塔灣鎮 13308 趙石畔鎮 13259 魏家樓鄉 10844 雙城鄉 5567 石窯溝鄉 14821 付家坪鄉 4686 王有地鄉 6396 白界鄉 10737 南塔鄉 10372 五龍山鄉 7500 韓岔鄉 16900 艾好峁鄉 10069 雷龍灣鄉 9039。
2003年,橫山縣設10個鎮、8個鄉,358個村委會、6個社區。
自然氣候
地貌以無定河、蘆河為界,北部為風沙草灘區,南部為丘陵溝壑區,分別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平均海拔1250米,年均氣溫8.6℃,降水量399毫米,屬溫帶干旱、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
橫山由于受極地大陸冷空氣團控制的時間長,受熱帶海洋暖氣團影響短,所以一年里寒季長,熱天短,溫差大,富日照,降水少,風沙多,季風氣候特別明顯。常年日平均氣溫8.6度,最高氣溫在七八月份,曾達38.4度;最低氣溫在一二月份,曾降至零下36.5度。年平均大于30度的高溫日42天左右,低于20度的低溫日為7天左右。無霜期146天。年平均降水量397.8毫米,降水日76天。降水年際變化大,一年中冬干、春旱、夏秋多雨。晴天多,陰天少,日照豐富,光能資源居于全省前列。
地理環境
橫山縣地處北緯37.22度~38.14度和東經108.56度~110.02度之問,東西最寬處為97公里,南北最長處約102公里,總面積4333平方公里。
縣境最東端為黨岔鎮朱家溝村,最西端為雷龍灣鄉沙梁村,最北端為白界鄉老莊子村,最南端為石灣鎮中青灣村。環繞本縣四周的,北為榆陽區,東為米脂縣,東南是子洲縣,正南是延安市子長縣,西為靖邊縣,西北有內蒙鳥審旗。
全縣地勢大致從西向東傾斜,西南及中部高,海拔在1300—1500米之間;東北及南部低,海拔在900—1200米之間。橫山地貌以無定河及其支流蘆河為界分為兩大類型,南東系山川構成的丘陵溝壑區,北西屬沙丘灘梁構成的風沙草灘區。
農業生產
全縣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雨熱同季,土壤綿松,再加上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小氣候資源,糜、谷、豆等小雜糧久負盛名,綠豆以其粒大飽滿、色澤鮮艷馳名國內外,被日本國指定為免檢產品,遠銷東南亞和歐美等國家和地區,橫山由此而成為榆林最大的綠豆集散地和農產品出口創匯基地。羊肉肉質鮮嫩,味美無疝,堪稱全國一絕,備受消費者青睞。沿無定河、蘆河兩岸建成陜北最大的水稻生產基地,年播種面積近8萬畝,總產3.5萬噸以上,品質可與銀川大米相媲美,主產區被譽為塞上小江南。另外,橫山年薯類種植面積達40萬畝,年產鮮薯達10萬噸以上。
資源狀況
橫山地處陜北能源化工基地的腹地,是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及西氣東輸、西煤東運、西電東送的主要組成部分。目前榆林市已發現的各類礦產資源,橫山樣樣都有,煤炭、石油、天然氣、巖鹽等多種重要資源組合匹配一身。煤炭預測儲量500億噸,探明儲量106億噸;天然氣預測儲量1.56萬億立方米;石油預測儲量2億多噸,探明儲量4500萬噸;巖鹽儲量1.3萬億噸;高嶺土儲量達10億立方米。全縣土地廣闊,人均19.5 畝。水資源比較豐富,有無定河、蘆河、大理河、黑木頭河等大小河流115條,年徑流量5.85億立方米,地下水可開采量7277萬立方米,人均水資源接近全國平均水平,遠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陜北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王圪堵水庫已經開工建設。
經濟發展
2006年,該縣地區生產總值20.04億元,增長25.5%,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81億元,增長8.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2.67億元,增長36.4%,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56億元,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4億元,增長45.8%;財政總收入1.31億元,增長36.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520萬元,增長3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838元,增長20.9%。近2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困難得到解決,完成水土保持初步治理面積2000平方公里,林草覆蓋率32.3%,全縣基本農田面積達到52萬畝,人均1.56畝,有效灌溉面積21萬畝。
近年來,著力培育了羊、豆、煤、油四大主導產業,已建成陜西最大的白絨山羊生產基地和陜北質量最優的雜豆生產基地,羊子飼養量達89萬只,豆類種植面積穩定在40萬畝以上,年產量達2萬多噸,形成了年產260萬噸煤炭、10萬噸原油的生產能力,四大主導產業初步成為拉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財政增速、經濟增長的龍頭。
交通通訊
交通運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東部與神延鐵路、210國道相連,中部有204省道穿越,北部與榆靖高速公路相接,南部有GZ35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設的中太鐵路通過,境內高速公路通行里程達71公里,鐵路涉境里程達70公里,等級以上公路達到300公里,初步實現了鄉鄉村村通路,通江達海、北上南下的外運通道基本形成。
廣播電視、移動通信信號覆蓋全縣。18個鄉鎮全部實現電話交換程控化, 全縣固定電話用戶達3.5萬戶,移動電話用戶達10.2萬部。
自然資源
橫山復雜遼闊的地域和多變的氣候,造就了橫山豐富的地上地下資源。
全縣總土地面積4333平方公里,總土地面積650萬畝,農耕地100萬畝,林業用地270萬畝,牧業用地250萬畝。動物和野生動物近30種。植物資源有農作物、經濟作物、樹木、綠肥和野生植物150多萬種。140多種植物資源載育著104萬只羊子,其存欄數居全市縣區之首。
境內水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河流屬黃河水系,有無定河、蘆灌、大理河、小理河、黑木頭河等大小河流115條,年自產水2.02億立方米,過境水流量3.83億立方米,年均流量2924萬立方米/秒,,年徑流量5.85億立方米,水利資源蘊藏量7322千瓦,地下水可利用開采量達7277萬立方米。
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煤、天然氣、石油、礦鹽、高嶺土等近10種。煤炭總儲量達500億噸,屬舉世矚目的陜北神府煤田帶。天然氣面積大,含氣層位多,總儲量為1.56億立方米。石油預測儲量500萬噸。礦鹽屬榆、米、橫特大礦鹽區,總含量在13000-18000億噸,屬上等精鹽。境內地下還有油葉巖、石灰石、鐵、沙炭等礦產資源。
煤炭:橫山煤炭儲量大,分布廣,質量高,易開采,是舉世矚目的神府特大煤田的重要組成部分。預測煤碳儲量可達500億噸,已探明儲量達106億噸,占陜北神府煤田探明儲量的6.6%。初步統計,全縣15個鄉鎮、3000平方公里的地下儲有煤。煤層為侏羅紀系,屬長焰煤、不粘結煤和弱粘結煤,低灰(含灰量8%)、低硫(含硫量0.4%—0.8%),中高發熱(6900—7200千卡/千克),是世界少有的優質動力和化工用煤。
天然氣:橫山地處陜甘寧盆地大氣田的中心地帶,境內普遍儲有通連、穩定的大面積天然氣,預測遠景儲量為1.56億立方米,占榆林地區遠景儲量1/3,占全國遠景儲量的1/30。陜北大氣田是我國目前探明的陸上最大的整裝氣田,已躋身于世界級大氣田的行列。與國內其他氣田相比,該氣田具有面積大、層多、壓力穩定、含硫量低等特點,主要成分為干氣,甲烷平均含量為93.3%,是理想的城市用氣和優質化工原料。
鈉鹽:分布于橫山、米脂、榆林的特大巖鹽礦區,總面積為11500平方公里,總儲量13000億—18000億噸,占全國鹽礦資源的16%。現已探明鹽層厚度為129—148米,且氯化鈉含量為83%~98.8%,屬上等精鹽。
高嶺土:橫山殿市、韓岔、波羅、黨岔、王有地、魏家樓等鄉鎮都分布著大量的高嶺土,總儲量達10億立方米。經地礦部門化驗表明,高嶺土含量在70%以上,是燒制普通陶瓷和高檔細瓷的優質原料。
石油:橫山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石灣、魏家樓、雙城及雷龍灣等鄉鎮一帶,屬零星分散的小塊儲區。藏油面積達400多平方公里,油層距地表3000—1000米,預測儲量為500萬噸。
全國與橫山縣面積相同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