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簡介 | |
花盆村 | 花盆村位于塘頭鎮的東邊,距集鎮5公里,全村轄5個村民小組,共1059人,全本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礦產資源有磺、煤等。 --人口總數:105……[詳細] |
青杠壩村 | 青杠壩村位于塘頭鎮東南方,距集鎮5公里。以大蒜、草莓、西瓜等種植業為主。是縣新農村建設示范點之一。 --人口總數:1058人農業人口:10……[詳細] |
江口村 | 江口村位于塘頭鎮北部,距集鎮5公里,烏江與龍底江交界處,是鎮的北大門,思石公路穿村而過,水陸交通快捷方便,具有良好的招商引資和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屬……[詳細] |
關中壩村 | 關中壩村位于集鎮西面,距集鎮3公里,所轄7個村民小組,以種植業為主。 --人口總數:1182人農業人口:1164人非農業人口:18人 --行……[詳細] |
街子村 | 街子村位于塘頭鎮西面,距集鎮4公里,所轄9個村民小組,人口總數1564人,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人口總數:1564人農業人口:1539人非農業人……[詳細] |
蜂桶槽村 | 蜂桶槽村位于塘頭集鎮西面,距集鎮3.5公里,所轄10個村民小組,人口總數1358人,耕地面積1135畝,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以娃娃魚為核心。 ……[詳細] |
下寨村 | 下寨村位于塘頭鎮西面,距集鎮5公里,所轄12個村民小組,人口總數2366人,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主要土特產有燈草。 --人口總數:2366人農……[詳細] |
坪先村 | 坪先村居住在大山上,與三合土家族苗族鄉相鄰,與香壩鄉隔江相望,座落于烏江邊上。 --人口總數:1084人農業人口:1080人非農業人口:4……[詳細] |
太平村 | 太平村位于桃山、坪先、風清三村的中間,距集鎮8公里,太平村盛產玉米,紅苕等 --人口總數:1132人農業人口:1126人非農業人口:6人 -……[詳細] |
桃山村 | 桃山村位于塘頭鎮西南,轎子頂腳下,東靠巖門,南鄰三道水鄉,,轄7個村民小組,200多戶1064人。 --人口總數:1064人農業人口:1061人非……[詳細] |
風清村 | 全村共305戶,總人口1288人,所轄12個村民小組,擁有耕地面積895庫存,主要種植以中藥材、玉米、紅苕等,養殖業以山雞、山羊、黃牛為主。 ……[詳細] |
盧山村 | 盧山村位于塘頭鎮西南,距集鎮10公里,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產業,全村430戶、總人口1756人,所轄11個村民小組。 --人口總數:1756人農……[詳細] |
穿硐村 | 穿硐村位于塘頭鎮西北部,距集鎮所在地約8公路,國家重點工程——烏江思林電站主施工區位于穿硐村。穿硐村共15個小組,共540戶,2230人。有耕地面積78……[詳細] |
芭蕉村 | 芭蕉村位于塘頭鎮西邊,距塘頭3公里,轄10個村民小組,共2345人,全村以種植業為主,以打造萬畝蔬菜大壩為特色產業。 --人口總數:234……[詳細] |
小溪河村 | 小溪河村位于龍底江、小溪河之間,主要以種植業為主,有利于旅游業的發展。 --人口總數:1858人農業人口:1547人非農業人口:11人 ……[詳細] |
尖鋒村 | 尖鋒村位于塘頭鎮南邊,距集鎮6公里,是我鎮最偏遠的山村之一,轄6個村民小組,村共878人,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主要產業有茶葉。 --人口總……[詳細] |
沙壩村 | 沙壩村位于塘頭鎮南邊,距集鎮5公里,全村共1402人,轄12個村民小組,全村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主要資源有硫、磺、煤。 --人口總數:14……[詳細] |
仁和場村 | 仁和場村位于塘頭鎮中心東部,距塘頭集鎮8公路,全村共324戶,有5個小組,總人口1238人.有耕地面積644畝,由于地理條件的制約,多數以傳統的農業種植……[詳細] |
紅旗村 | 紅旗村位于集鎮西邊,轄11個村民小組,以種植養殖業為主。 --人口總數:2258人農業人口:2245人非農業人口:13人 --行政區面積:2……[詳細] |
沙都村 | 沙都村位于塘頭西邊,距塘頭鎮1公里,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主要特產有燈草、大蒜等。 --人口總數:1447人農業人口:1445人非農業人口:2……[詳細] |
白魚村 | 白魚村位于集鎮西邊,轄10個村民小組,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人口總數:2258人農業人口:2254人非農業人口:4人 --行政區……[詳細] |
唐喬社區 | 唐喬社區東至堅強村,南至甲秀社區,西至同星村,北至紅旗村。轄區內有省級示范中學一所,占地面積58畝,建筑面積28000平方米,籃球場6個,足球場1個,教……[詳細] |
甲秀社區 | 甲秀社區位于塘頭鎮南大門,毗鄰板橋鄉南盆村,連接思劍高速公路出口,水陸交通便捷,實為魚米之鄉美稱。 在農村新型社區規劃建設過程中,堅持因地制宜的原……[詳細] |
堅強村 | 堅強村位于塘頭鎮西部,距集鎮0.5公里。全村以蔬菜產業為主,種植大蒜,名優酸魚。 --人口總數:2880人農業人口:2680人非農業人口:200人……[詳細] |
仡佬壩村 | 仡佬壩村距塘頭鎮10公里,共314戶1272人,轄8個村民小組,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人口總數:1272人農業人口:1266人非農業人口:6人……[詳細] |
泗河壩村 | 泗河壩村位于塘頭鎮東,距集鎮4公里,轄區有電站2座,12個村民小組,2086人,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主要特產有酸魚。 --人口總數:208……[詳細] |
坪壩村 | 全本共305戶,1288人,所轄12個村民小組,主要種植業以中草藥材、玉米、紅苕為主,養殖業以山雞、山羊、黃牛為主 --人口總數:1288人農業人……[詳細] |
新坪村 | 新坪村位于塘頭鎮西南,距集鎮10公里,主要以山羊、花生為主要產業,全村320戶、總人口1482人,所轄7個村民小組。 --人口總數:1485人農業……[詳細] |
場興村 | 場興村位于塘頭鎮西南方向,距集鎮9公里,場興村盛產花生、辣椒等。 --人口總數:823人農業人口:915人非農業人口:8人 --行政區面積:……[詳細] |
銅古坨村 | 銅古坨位于塘頭鎮西北面,距集鎮所在地10公路,是距塘頭鎮最偏遠的山村,全村以養殖業、種植業為主。 --人口總數:735人農業人口:730人……[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一、歷史悠久據歷史記載塘頭在唐代為洋川縣,武德二年(619年)改屬義州;貞觀四年(630年)改屬貴州為樂源縣;明洪武十年(1337年)置苗民司,屬思南宣慰司;永樂十一年(1413年)改屬石阡府;民國三年(1914年),印江、沿河、務川、德江、鳳泉、石阡等縣互拔插花地,塘頭由石阡拔入思南;解放后(1950年2月)塘頭成立區公所,1992年底建鎮并鄉撤區后建為塘頭鎮。塘頭鎮位于思南縣城西南部,距思南縣城31公里。地跨東經108°6′_108°16′,北緯27°41′_27°48′之間,東西長16.8公里,南北寬12.4公里,總面積109.8平方千米,東與興隆土家族苗族鄉相連,南同板橋苗族鄉共界,西和三道水土家族鄉接壤,北與思林土家族苗族鄉隔河相望,轄34個村民委員會,3個居民委員會,共計277個村民小組。地貌——黔東小盆地鎮域內屬烏江中南溫夏旱低崗平壩地區,多屬溶蝕及侵蝕堆積平壩地區。地貌組合以溶蝕堆積階地平壩和壟崗谷地為主,西高東低,四面環山,中間地勢平坦,是一個高原地帶的小盆地,平均海拔600米左右。龍底江自東向西迂回向東北穿鎮而過,在兩江口處注入烏江,沿河兩岸的芭蕉、堯民、唐喬、仁和均為壩區,海拔在400米左右。二、自然資源豐富(一)土壤根據1980年土壤普查測定,本鎮土壤主要為淋溶黃色石灰土,黃泥土、大泥土、大眼泥土、巖泥等,共分5個大類9個亞類12個土種。土壤酸堿度的PH值在6.0至8.0之間。礦產資源塘頭境內主要礦產資源有銅礦,分布在官渡河,仡佬壩等地,煤礦分布在青杠壩、兩河口,官渡河、仁和場、平壩等地,根據勘測量在82.3萬噸;鐵礦主要分布在桃山、青杠壩等地,藏量4萬噸左右。水資源塘頭鎮水資源主要有龍底江和其支流小溪河,其次是山泉。龍底江在鎮境內流段15公里,一般枯水流量每秒7立方米,可供沿河兩岸農田提水灌溉。小溪河流經境內4.5公里,枯水流量為每秒1立方米。另外,東有龍井溝水庫,設計容量37萬立方米,西有巖門水庫,蓄水量325萬立方米。有山塘16口,合計蓄水量41600立方米。(二)氣候條件塘頭鎮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型氣候,具有水熱同季,溫濕共節,夏季較熱,冬季較冷,夏季天氣較長,冬季較短的特點。年平均溫度為17.5℃,極端最高溫度為39.85℃,極端最低溫度為-5.25℃。最熱天氣出現在七、八兩個月之間,月平均氣溫在27.95℃,欍最冷氣溫在11月至次年.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