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簡介 | |
培隴村 | 培隴原名俾暖(俾,苗話為嶺的意思,暖即壟即溝壟)隨著時代的進化文化的進步后演變稱為俾隴,培隴而得名。 培隴村位于河口鄉的西南部,距錦屏縣城80公里……[詳細] |
格翁村 | 格翁村歸屬錦屏縣河口鄉,位于錦屏縣河口鄉北面,距鎮政府駐地4公里,距離錦屏縣城30公里,東接加池村,西連錦中村,南鄰瑤光村,北靠南路村。全村由三個自然寨……[詳細] |
加池村 | 加池村位于河口鄉東部,距鄉政府所在地6公里,東鄰文斗村,北鄰巖灣村,南鄰中仰村,西鄰湖區,部面積5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小組,166戶,728人,百分之9……[詳細] |
南路村 | 南路位于錦屏縣西部,河口鄉的東北角,東與文斗上下寨,南隔河與巖灣加池相連,西與格翁相挨,北靠登尼,清時于黎平府開泰縣轄,與巖灣同屬瑤光鄉第九保。原村地開……[詳細] |
巖灣村 | 巖灣:苗寨名“ranwanx(冉晚)”。村寨最先建于何時已無文字記載,無考。據寨老(范永鈞,男,86歲)口述,范氏先人由湖南遷徙到培了落腳,后又由培了遷……[詳細] |
九佑村 | (一)區位概況 九佑村位于錦屏縣河口鄉東面,距鄉政府駐地15公里,距離錦屏縣城40公里,東接啟蒙鎮華洞村,西連中仰村,南鄰啟蒙鎮歸固村,北靠加池村。 ……[詳細] |
錦中村 | 錦中村位于河口鄉北面,距鎮政府駐地2公里,距離錦屏縣城40公里,東接格翁村,西連劍河縣南加鎮,南鄰河口、瑤光村,北靠彥洞鄉。全村154戶,由2個自然寨組……[詳細] |
文斗村 | 文斗舊名“文堵”,苗話“冉堵”。意為座向朝上水之嶺。位于清水江南岸的半山嶺上,海拔650米。“前朝上水,后靠高崗。左不見水來,右不見水去,明堂開展朝對有……[詳細] |
河口村 | 河口村位于河口鄉政府的所在地,距離錦屏縣城97公里,東接塘東村,西連劍河縣南加村,南鄰瑤光村,北靠錦中村。全村由“黨中”“黨艾坡”“敖頸”三個自然寨組成……[詳細] |
裕和村 | 裕和原名苗吼,苗語稱“陽賴(寨子是一塊滑石板),清朝咸豐十二年,知府胡林翼度地設碉,示諭攻牘文字,而改名裕和。位于河口鄉西南,距鄉政府駐地12公里,距縣……[詳細] |
培尾村 | 培尾原稱俾尾(俾:苗話即冉為嶺,俾為坐在半坡俾尾),位于河口鄉駐地西南角上,海拔500—700米。距錦屏縣城75公里,距河口鄉政府10公里。東抵里寨村黨……[詳細] |
韶靄村 | 韶靄,舊稱苗餒,古苗語稱“dliangbniel”。位于河口鄉南邊,烏下江東岸,海拔600米。東鄰啟蒙鎮甘塘村冒哨,南鄰啟蒙鎮甘塘村和-村、并與固本鄉培……[詳細] |
錦來村 | 錦來村位于河口鄉東部,全村六個行政組,轄烏什、烏沙、錦來、黨樣4自然寨,共151戶,706人,大部分苗族。民國時期,錦來村屬錦屏縣瑤光鄉第六保。中華人民……[詳細] |
塘東村 | 一、基本概況 (一)、區位概況,, 塘東村位于錦屏縣河口鄉東邊,距鄉政府駐地10公里,距離錦屏縣城68公里,東接東鄰錦來村上烏什,西隔烏下江與里寨村……[詳細] |
瑤光村 | 瑤光舊名茂廣屯、苗光,苗語稱之“bliangbshaib”。位于縣域西部河口鄉,距鄉政府駐地黨中1.5公里,距縣城水路46公里,距縣陸路88.5公里,海……[詳細] |
中仰村 | 中仰,原名“村仰”雍正七年招扶苗光等十一寨,中仰為其中之一,歸朝入籍,附屬隆里指揮轄。國朝雍正五年改衛設縣。七年撥開泰(縣),咸豐十二年知府胡林翼度地設……[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一、人文地理河口鄉位于錦屏縣西南部,清水江畔,東鄰平略鎮,南抵啟蒙鎮、固本鄉,西與劍河縣南加鎮毗鄰,北與彥洞鄉接壤。距黎平機場70多公里,距隆里古城50多公里,距國家十五計劃重點工程三板溪水電站大壩壩址40公里。三板溪電站蓄水后,河口鄉是仰阿莎湖庫區第一個民族生態旅游鄉鎮。水陸交通發達,是錦、劍、黎三縣的交通樞紐。全鄉轄19個行政村,53個自然寨,11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5618人,主要由苗、侗、漢三個民族構成,其中苗族、侗族占?3%。全鄉總面積126.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725畝,森林覆蓋率達65%,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極具開發價值的鄉鎮。二、社會經濟改革開放以來,全鄉廣大千部和各族人民齊心協力,扎實苦干,奮力拼搏,各項建設事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特別是2003年,河口鄉搶抓西部大開發、新一輪扶貧開發和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本板溪水電站建設機遇,“三個文明”建設取得長足發展。全鄉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632萬元,較上年增長11.32%;全鄉農業總產值由2002年的1062,43萬元上升到2003年的1105.0,5萬元,增長4-2%;財政總收入完成63.82萬元,占年初預算的112.95%。河口鄉是一個以綠色為特征、良好多樣生態環境系統為優勢的民族風情、好山好水、歷史文化三位一體組成的綠色生態旅游鄉。三、風情旅游境內可待開發的旅游資源頗豐,既有天然景觀,又有人文景觀。民族環保第一村——文斗、人間仙境——青山界的神奇瑰麗的自然風光是河口鄉旅游休閑的一個亮點。置身于河口鄉生態旅游園,旖旎的水色山光、濃郁古樸的苗族風情、源遠流長的民族傳統文化有機的結合,和諧而統一,妙不可言,使人留連忘返。四、礦產資源 河口鄉地廣物博,境內有國家一、二級珍稀保護動物和聞名全國的十八杉等,有風味獨特土特產——裕和腌魚。“青山界”山泉水己打入省內外市場,深受消費者的睛睞。金、銀、銅、砷等地下礦產儲量豐富。五、投資環境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新一輪扶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河口鄉黨委政府在上級的正確領導下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因地制宜制定民經濟發展規劃和優惠政策,并營造了一個寬松的投資環境,為前來旅游觀光、投資興業的有識之士打開了一條綠色通道。“給我一次機會,我會還您一個奇跡”。河口鄉黨委政府鄭重承諾“您幫我發展,我助您發財!”.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