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全粉是馬鈴薯主食化過程中主要的原料。馬鈴薯全粉保留了馬鈴薯中主要的的營養成分,但是馬鈴薯全粉中不含面筋蛋白,因此在馬鈴薯面條的制備過程中馬鈴薯全粉的添加會降低面粉中蛋白質的含量而導致面條品質下降。選用馬鈴薯全粉為原料,探討了馬鈴薯全粉添加量、水添加量、卡拉膠添加量、食鹽添加量和熟化時間對馬鈴薯面條蒸煮特性和感官評價的影響。采用單因素和正交試驗,確定了馬鈴薯面條配方工藝為:馬鈴薯全粉添加量10%、水添加量34%、卡拉膠添加量1.0%、食鹽添加量2.0%、熟化時間40分鐘。馬鈴薯全粉可用于制作肉類制品的填充物,提升口感和保濕性。魚餌用馬鈴薯顆粒粉廠家排名
馬鈴薯全粉加工中的冷卻工序用冷水清洗預煮后的薯片,可適當增加馬鈴薯細胞壁的彈性,并進一步把游離淀粉除去,以降低馬鈴薯泥的粘度。冷卻時間應滿足使薯片的中心溫度降到20℃以下。蒸煮與制泥工序將預煮、冷卻后的薯片在常壓下用蒸汽蒸煮,使其充分熟化,蒸煮后的薯片應軟化程度均勻。一般控制在:時間25~35分鐘,溫度95℃~98℃。將蒸煮后熟化的薯片送入制泥機中搗制成薯泥。攪拌工序惇薯泥直接從制泥機的出口與回填粉同時落入攪拌機,根據工藝文件規定配制的添加劑,也在此處進入攪拌機,三者在攪拌棒的機械作用下進行充分的混合。隨著攪拌時間的延長,薯泥逐漸離散,呈松散、潮濕的薯粉。回填粉的粒徑可在1毫米以下,回填粉量可視薯泥含水量適時調整,一般在薯泥量的三倍左右。冷凍品用馬鈴薯全粉規格馬鈴薯去皮后的馬鈴薯被切片機切成8毫米~10毫米的片。
馬鈴薯淀粉是從新鮮馬鈴薯中經過清洗、粉碎、過濾、脫水和干燥等一系列過程獲得的。它的特點是粘度充足,質地細膩,顏色潔白,光澤很好,但吸水性差。當水被加熱時,它會凝結成透明的粘性狀態。馬鈴薯全粉還可以被稱為雪花全粉和顆粒狀全粉。馬鈴薯全粉之所以被稱為馬鈴薯“顆粒狀”全粉,是因為成品主要以馬鈴薯細胞單體或多個細胞的聚合物的形式存在。整個雪花粉是通過滾筒干燥獲得的。它的成品看起來像一片“雪花”,所以被稱為土豆雪花粉。接下來甘肅愛味客馬鈴薯加工有限公司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馬鈴薯淀粉與馬鈴薯全粉之間的區別。
馬鈴薯全粉原料選擇原料的優劣對制備成品的質量有直接影響。不同品種的馬鈴薯,其干物質含量、薯內色澤、芽眼深淺、還原糖含量以及龍葵素的含量和多酚氧化酶含量都有明顯差異。干物質含量高,則出粉率高;薯肉白者,成品色澤淺;芽眼多又深,則出品率低;還原糖含量高,成品色澤深;龍葵素含量高,去有害素的難度就大,工藝復雜;多酚氧化酶含量高,半成品褐變嚴重,會導致成品色澤深。因此,生產馬鈴薯全粉須選用芽眼淺、薯形好、薯肉色白、還原糖含量低和龍葵素含量少的品種。將選好的原料送入料斗中,經過帶式輸送機,對原料進行稱量,同時進行挑選,除去帶霉斑薯塊和腐塊。馬鈴薯加熱時間15分鐘后蒸煮,溫度為100℃。
減小馬鈴薯全粉粒度會導致面條硬度的增加,繼續減小馬鈴薯全粉粒度時,復合面條的硬度會隨之下降;減小馬鈴薯全粉的粒度,復合面條的彈性和咀嚼性都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馬鈴薯全粉在200目時與小麥面粉復合制作的面條表面較為光滑,內部密度較大。結合水在20目時含量較大,較大值比較小值增加了29.66%。這可能是因為馬鈴薯全粉粒度較大時,與面粉混合形成面團的過程中由于粒度過大,不利于蛋白質結構的形成,導致蛋白質吸水性變差;另一方面,馬鈴薯全粉粒度大時,也會造成本身吸水性降低。馬鈴薯全粉加工會進行預煮、蒸煮。冷凍品用馬鈴薯全粉規格
馬鈴薯全粉搭配合理,符合當今“低脂肪、高纖維”的消費時尚。魚餌用馬鈴薯顆粒粉廠家排名
馬鈴薯全粉具有抗氧化的功效與作用。馬鈴薯是一種高熱量食物,每100克馬鈴薯粉含有大約300卡路里,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其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遠遠高于胡蘿卜和卷心菜。其中維生素B能有效滋養神經,維生素C能起到抗氧化作用,增強人體抵抗力,美白肌膚。馬鈴薯全粉脂肪含量很低,營養豐富、比較全,而且搭配合理,符合當今“低脂肪、高纖維”的消費時尚。將馬鈴薯全粉與奶粉按比例調配而得到的復配馬鈴薯全粉被公認為全價營養食品,富含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高纖維素。魚餌用馬鈴薯顆粒粉廠家排名